珠江执勤站点,是日照市技师学院“红马甲志愿行动”执勤站点的第个,
珠江,又名粤江,按流量为中国第二大河流,境内第三长河流。珠江原指广州到入海口96公里长的一段水道,因为它流经著名的海珠岛(石)而得名,后来逐渐成为西江、东江、北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上各条河流的总称。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,流经中国中西部六省区及越南北部,在下游从八个入海口注入南海。
历史沿革
广州珠江
珠江原指广州到入海口96公里长的一段水道,因为它 流经著名的海珠岛(石)而得名,后来逐渐成为西江、东江、北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上各条河流的总称。珠江有狭义和广义之称。更狭义的珠江,是指珠江支流在广州西北方的“三水”汇合后,由北向南,又从西到东流经广州市区的那一小段河道。
在古代,珠江流经广州市区的那段河流原来是很宽阔的,约有2公里宽。原来珠江的北岸不在沿江路,而在中山路一带,而南岸,千百年来大致没有改动。在宽达2公里的珠江中,原来有3个礁石岛,叫做海珠石、海印石和浮丘石。海珠石是旧时珠江河道中的巨型礁石岛,又名海珠岛,在今沿江西路与新堤附近。海珠石因长期被江水冲刷而浑圆如珠,所以被称为海珠石。宋时该石仍位居江心,后因泥沙冲积,渐与珠江北岸陆地相连。1931年扩筑新堤建沿江西路时,海珠石始沉埋地下。
水系构成
珠江
珠江,是一个由西江、北江、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汇聚而成的复合水系,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,流经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湖南、江西6个省(区)和越南的北部,从而形成支流众多、水道纷纭的特征,并在下游三角洲漫流成网河区,经由分布在广东省境内6个市县的虎门、蕉门、洪奇门(沥)、横门、磨刀门、鸡啼门、虎跳门和崖门八大口门流入南海。
水系特点
在广东的珠江水系中,东江、流溪河、北江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流,西江、潭江大致自西向东流,并都汇于珠江三角洲网河区,最后分别由8大口门注入南海,整个水系呈扇状水系。
广东珠江流域地势大致自北向南倾斜,最高峰石坑崆海拔达1902米。珠江主干流的左岸面积大于右岸面积3.5倍以上。河网密度较大,三角洲地区河网密度达0.81公里/平方公里以上。干流弯曲系数为1.34,干流属平原型河流。
西江水系
北江水系
东江水系
珠江三角洲诸河
珠江夜游
珠江沿岸的文化史迹既可日游又可夜游,由西向东,沿着“珠江走廊”可观赏到丽日蓝天下的秀丽景色以及夜晚两岸灯光璀璨的动人美景。如果你有足够的体力和兴致,不妨沿着珠江两岸一路寻去,去追寻广州悠久的历史以及新潮的文化,去阅尽广州说不尽的文化风情。
白鹅潭
羊城八景之一,白鹅潭又名“鹅潭夜月”,是羊城八景之一,是广州市荔湾、海珠、芳村三区的交会处。入夜,清风送爽、月色朗朗,环顾四周,白天鹅宾馆似少女沐浴江风楚楚动人;“芳村花地”鸟语花香阵阵,由远而近向东望去,数座跨江大桥灯饰分明,音韵悠扬的美景一直为人们所传颂。
沙面建筑群
广州第九景之称,沙面可能是中国最富于欧陆风情的地方,一座0.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坐落着上百座集新古典、新巴洛克、券廊和仿哥特式风格的近代建筑群,从这里眺望珠江白鹅潭更有江阔天高、心旷神怡之感,有“广州第九景”之称。
爱群大厦
典型的西方骑楼建筑,爱群大厦又名爱群大酒店,是早年同盟会陈卓平 先生集华侨资本创办的,大厦建于1934年初,64米高共15层,是当时中国最高的建筑物,又是一座典型的西方骑楼建筑。每当夜幕降临,登上大厦俯瞰美丽珠江两岸的万家灯火,对比今昔,使游人油然而生“别有一番滋味甜在心头”之感。
大沙头码头
这个曾起飞过革命的飞机、担当广州水运枢纽角色的地方,已经发展成为具有 广州滨水风情特色的旅游休闲胜地。大沙头游船码头是广州最大的珠江游码头。地处广州 市最大的滨水休闲广场――港湾广场,岸线长450米,拥有12个泊位,能同时停泊12艘珠江 游游船,在2011年游客接待量超过100万人次,占广州市珠江游游客接待量的一半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