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塘江执勤站点,是日照市技师学院“红马甲志愿行动”执勤站点的第个,
钱塘江
钱塘江,古称浙,全名“浙江”,又名“折江”、“之江”、“罗刹江”,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,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。钱塘江最早见名于《山海经》,因流经古钱塘县(今杭州)而得名,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。
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,是宋代两浙路的命名来源,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时的省名来源。以北源新安江起算,河长588.73千米;以南源衢江上游马金溪起算,河长522.22千米。自源头起,流经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,流域面积55058平方公里,经杭州湾注入东海。
钱塘江潮被誉为“天下第一潮”,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,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,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。
干流
钱塘江干流各段随地异名。从发源地开始,为大源河。再然后,叫做率水。在屯溪,新安江上游一条重要的支流横江流入了率水。从屯溪的率口往下,一直到浦口,这条河流称为渐江。在浦口,渐江与新安江的二级支流练江交汇。在练江这一段当中,有几条重要的三级支流汇入,分别是丰乐河、富资水、扬之水。练江在浦口与渐江交汇后,注入千岛湖,一直往下流。然后,跌出大坝到达浙江境内,到了建德,先是叫做新安江,进入桐庐县后名叫富春江。到了杭州闻家堰,这条河流又改叫钱塘江。之后汇入东海。
北源新安江
新安江源出古徽州休宁县六股尖东坡,源头海拔1350米,北流近20千米左江龙溪后称大源,东北流约17千米,右纳小源后称率水(上游在率山,故名)。以下在休宁县境右纳沂源,新岭水,汊水,在屯溪左汇横江后称渐江,东北流21千米至浦口,左纳新安江最大支流练江后始称新安江。自此折向东以,沿途左汇棉溪、昌源、大洲源;右汇街源河,在街口附近进入浙江省境,继续东南流,经淳安、建德两县,左纳云源港,东源港,右纳郁川(郭村溪)、武强溪、凤林港,穿铜官峡谷(新安江水库大坝在此修建,水库回水可上溯至安徽深渡),再右纳寿昌江,流至梅城东与兰江汇合后称富春江。
南源马金溪
马金溪,为兰江上源,源出皖境县青芝埭尖北坡,源头海拔810米。汇流后称龙田溪,东南流入浙江省称齐溪,右汇源出莲花尖的左溪,至马金镇右汇何田溪后称马金溪,折向西南流,左汇村头、金村、右汇中村、池淮诸溪后称常山港。再下行右汇龙山溪,左汇(九王)溪后入常山县境。县城附近开始,常山港循东西方向下泄,右汇龙绕、南门、左汇虹桥、芳村诸溪,至衢县西南郊双港口,右汇江山港后称衢江。衢江沿东北东方向下泄,接纳了众多支流,为羽状水系,其中较大的有右岸的乌溪江、灵山港,左岸的铜山源、芝溪、塔石溪,至兰溪市南郊的马公滩,右纳金华江后称兰江。从兰溪市折向北流,右纳梅溪,大溪,左纳甘溪,至建德县梅城镇东与北源新安江汇合后称富春江。干流长303千米,流域面积19468平方千米。
兰江段有支流金华江。衢江段支流有江山港、乌溪江、灵山港。
富春江段
新安江和兰江在建德市梅城汇合后向东北流,下行至浦阳江口东江嘴的河段称富春江,长102公里,区间流域面积7176平方公里。北源至此全长为461公里,流域面积38317.6平方公里。
从新安江、兰江在梅城东关汇合后始,自梅城东北流至乌石滩进峡谷,又东北流与桐庐县严陵滩相接,这一段江又称七里泷。出七里泷富春江水库后,江面开阔,宽400~700米。至桐庐县,左纳分水江;至窄溪镇,左纳渌渚江。两岸地形起伏,至场口镇始有较大平地,至富阳附近河道弯曲,宽500~900米。富阳以下,水流分叉,河中多沙洲,以铜钱沙为最大,河岸及沙洲有此涨彼坍的情况;再向下至浦阳江口,河道受潮汐影响渐大,河宽450~1200米。富春江段有支流:分水江、渌渚江、壶源江。
钱塘江段
富春江在桐庐县城北左纳分水江后向下游左纳渌渚江、新桥江(苋浦),右纳大源溪、壶源江,至东江嘴进入钱塘江河口区的过渡段。至萧山市闻堰南侧的小砾山,右纳浦阳江后,集水面积41769.1平方千米。富春江在闻堰镇附近纳浦阳江后称钱塘江,小砾山以下江道折向西北,至九溪又折向东北流,加上西湖为一点,形若反“之”字,故又称“之江”。
闻堰镇小砾山至杭州市闸口段区间汇水面积176平方公里。钱塘江河口段主槽摆动频繁,新中国成立后,经过整治,闸口至海宁十堡段60余公里河段已基本稳定。在南岸绍兴县新三江闸附近,曹娥江从右岸汇入后,钱塘江继续向东北流至海盐县澉浦镇长山闸与余姚、慈溪两市交界处西三闸连线上,进入钱塘江河口区的潮流段(也称河口湾—杭州湾);最后在杭州湾芦潮港闸和外游山的连线上注入东海。
钱塘江大潮
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,最终注入东海,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即为钱塘潮,天下闻名,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。海潮到来前,远处先呈现出一个细小的白点,转眼间变成了一缕银线,并伴随着一阵阵闷雷般的潮声,白线翻滚而至。几乎不给人们反应的时间,汹涌澎湃的潮水已呼啸而来,潮峰高达3—5米,后浪赶前浪,一层叠一层,宛如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,大有排山倒海之势。诗云:“钱塘一望浪波连,顷刻狂澜横生眼前;看似平常江水里,蕴藏能量可惊天。”潮头由远而近,飞驰而来,潮头推拥,鸣声如雷,喷珠溅玉,势如万马奔腾。观潮始于汉魏,盛于唐宋,历经2000余年,已成为当地的习俗中也。
钱塘江河口呈巨大的喇叭形,外口大、内口小。杭州湾口南北两岸相距约100公里,至澉浦缩小到20公里,再上至海宁盐官,仅为2.5公里。钱塘江河道自澉浦起,河床急剧抬高,致使河床容量突然变小,大量潮水涌入变浅的河道,使潮头受阻,而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,出现水面壅高,甚至翻滚掺气,形成天下奇观“钱江潮”。